苏州市地学会2007优秀学术论文 3 等奖名录 036/安丛河/苏州市光福中学/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不高的几点思考 037/蔡雷红/常青藤实验中学/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特点 038/蔡明新/梁丰高级中学/始终把效益放在第一位 039/范科颖/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地理课堂对话教学的思考 040/范敏/常熟尚湖高级中学/探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 041/顾红梅/甪直中学/新课改下再谈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042/顾明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论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途径 043/黄盈倩/苏州实验中学/让课堂充满灵动的色彩 044/姬惠光/震泽中学/新课标背景下高三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045/蓟卫萍/吴中区甪直中学/巧用课本“活动” 深挖课本“思考” 046/江晓峰/园区二中/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047/蒋陆根/江苏省黄埭中学/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索 048/蒋少卿/常熟市中学/关于高三地理复习的几点思考 049/金慧/张家港乐余高级中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索 050/金建群/迎春中学/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051/金健玉/太仓市体育中学/《水资源》教学设计 052/陆军/张家港后塍高级中学/例举地理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53/陆文博/常熟中学/对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054/马莉莉/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太湖“蓝藻爆发”的启示 055/密建芳/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废旧电池污染的研究实践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养成 056/钱丽雅/张家港市港口学校/优化教学结构 培养学生兴趣 057/钱雪中/常熟大市中学/把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渗透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 058/钱元虹/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问题探究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 059/邱雪华/吴江市鲈乡九年制实验学校/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进行资源与环境教育 060/邵海英/张家港市第五中学/长三角地区如何对学生进行节水教育 061/沈莺/苏州市草桥实验中学/浅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把握 062/沈燕/乐余高级中学/运用寓教于乐原则于地理课堂教学中 063/师奇铭/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东方水城与旅游 064/石云/吴中区长桥中学/例谈普通中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途径 065/孙霞/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学生主体作用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尝试 066/孙霞/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重组教学过程 激发课堂活力 067/孙志军/黄埭中学/地理地图教学研究 068/汤月华/吴江市七都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069/汤忠华/张家港市南丰中学/地理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 070/汤忠华/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岂可忽视板书 071/王晓秦/木渎高级中学天华学校/讨论式教学方法如何进入地理课堂 072/王晓瑜/张家港市第八中学/保护水资源的思路与对策 073/王轶群/张家港高级中学/遥感与水污染监测 074/吴薇琦/江苏省黄埭中学/注重教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 075/吴薇琦/黄埭中学/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及其保护 076/肖萍/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浅谈环境教育在地理课上的渗透 077/谢元丽/吴江市高级中学/回顾07年江苏省地理高考 展望08年水平测试 078/徐惠/吴中区长桥中学/地理愉快学习及其实施策略 079/杨立华/昆山市陆家中学/浅谈“课后小记” 080/俞玉珍/昆山市葛江中学/关注生活 关注地理 081/张金城/昆山市陆家中学中学/地理中自然资源分析与归纳总结 082/张逸令/仇 君/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张家港高级中学/ 取长补短用教材、保证课堂有效性 083/章立中/乐余高级中学/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084/赵宏利/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自然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085/赵周霞/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086/仲维亮/昆山文峰高级中学/昆山傀儡湖湿地及保护措施 087/周军/张家港高级中学/建设节水型社会 实现人水和谐 088/周平/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新课标下的必修班学业水平测试教学——向40分钟要效果 089/朱海燕/张家港港区初中/张家港港区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090/邹金龙/太仓沙溪中学/无锡市水污染事件的成因和对策 091/师奇铭/木渎高级中学/探究式教学在新课改中的应用实例 092/秦家华、石泉根/吴江高中、松陵三中/高中学生应具备的我国水环境意识 093/钱明霞/吴江高级中学/一城之伤 流域之痛 094/卜锦明/苏州外国语学校/谈水污染与可持续发展 095/贺志强/昆山亭林中学/从近四年高考试卷看气候类试题的考察趋势——以江苏卷为例 096/章敏芳/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保护有限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