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会活动首页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热 门 文 章
最 新 推 荐
 
 地学简报2014第1期(总第5期)     
地学简报2014第1期(总第5期)
作者:caoj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65 更新时间:2014-01-09 文章录入:地学会秘书组





地学简报

 

2014年第01

总第5

苏州市地学会   主办               201418

-------------------------------------------------------------------------------

   

 

【 学会消息 】

1、地学会获市科协2013年度学会工作创新奖

2、地学会积极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

3、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嵇瑾老师点评全市公开课活动

4、新《地学会章程》经苏州市科协和民政局审核通过

 

【 科普宣传 】

5、我学会筹备的地质科普馆建设项目通过市科协验收

620131228日苏州市地质科普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7、苏州市多家媒体报道地质科普馆开馆仪式

8、苏州市科协网站报道地学会工作


1、地学会获市科协2013年度学会工作创新奖

2013年度的市科协学会工作总结中,地学会的百分考核经过自评、互评推荐和市科协主席办公会审议,苏州市科协于20131219日发110号文,“关于表彰苏州市科协系统2013年度先进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决定”,苏州市地学会荣获“苏州市科协系统2013年度学会工作创新奖”,并获三千元奖励。这是科协领导对我学会一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我学会全体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曹健撰稿)

 

2、地学会积极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

苏州市地学会接到苏科协[2013]105号文件“关于开展2013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的通知”之后,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几位主要成员组织了领导班子,马上碰头,结合学会的实际工作讨论了实施方案。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充分利用学会网站的优势,于126日在学会网站上挂贴宣传,并发短信告知三个分会的负责人,尽早地让学会会员知道这一消息,让上级领导的相关精神贯彻到会员中去,积极营造会员日活动的氛围。

地学会理事长谢延新、副理事长李克偕、朱剑刚及秘书长曹健于20131217日下午冒雨走访慰问了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苏州勘察分院和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看望了一线会员,并召开了座谈会,聆听会员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还专门商讨了“苏州市地质科普馆”的验收、揭牌仪式。见图片1

学会主要领导分头看望地学会顾问,原理事长徐叔鹰教授、原秘书长蒯元林和荣苓等老会员,对他们表示慰问并向他们汇报2013年度的工作。

会员表彰活动,我们学会主要是通过上个月的2013年学术年会暨七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对参会的54篇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了颁奖。见图片1

 

 

 

 

 

 

 

 

 

 

 

 

 


图片120131217日在纺工院召开会员座谈会。

 

3、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嵇瑾老师点评全市公开课活动

2013118日,在张家港沙洲中学举行的学术年会上进行了“绿色食品知多少”全市地理公开课,由沙洲中学汤忠华老师和梁丰中学杨燕老师主讲,之后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嵇瑾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了点评。

都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前两位老师都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的与绿色食品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相关理论和大量真实案例,案例有国外、国内的,也有本土的,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筛选、精简,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问题情境。

   课前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调查问卷,这些问卷的设计不仅仅根据课本,还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师生共同商讨完成。学生利用双休日对家长和亲戚朋友进行调查,回收后进行汇总和初步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

    老师十分重视捕捉和利用课堂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即时生成的资源,杨燕老师还请现场听课的专家对学生的设想进行评价,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大大活跃了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引入和承转都有较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杨燕选取了公益环保歌曲“呼唤”,汤中华用的是“食品安全之歌朋友版”,并配有视频,视频中包含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相关信息(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毒食),极具震撼力,一下就激发起学生关注和研究绿色食品的强烈兴趣。

    都力图通过“问题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两节课基本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景、激趣导学→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组间交流、分享、相互评价→师生相互评价→教师总结、拓展延伸。这样的模式不仅体现了问题研究课的基本要求,也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了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

      都想法设法体现地理知识的巨大使用价值

尤其是杨燕老师设计的“小小规划师——我为港城献计谋”这一环节,学生利用现学知识,对张家港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提出了很多极有见解和创新的建议,并得到了在场听课专家、张家港市民规划师的充分肯定,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嵇瑾、蔡明新撰搞)

 

4、新《地学会章程》经苏州市科协和民政局审核通过

2013126日,经七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地学会新章程通过了苏州市科协的审查和苏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处的审核,同时市民政局还审核通过了地学会办公场所的变更,由原来的西北街238号变更为吴中西路393号。        (曹健撰稿)

 

5、我学会筹备的地质科普馆建设项目通过市科协验收

20131225日下午,市科协普及部部长陈嵘在地学会理事长谢延新的陪同下,来到了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对地学会筹备建设的“苏州市地质科普馆”进行验收。陈部长仔细地考察了科普馆的展馆,详细地询问了展览中岩矿标本,对这一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陈部长说:作为一个市级学会,能够主持地质科普馆的建设,是一个创新,而且做到了充分利用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这一民间资源,又是一个创新。陈部长对科普馆今后的运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要求学会在今后地质科普馆的运作模式上作出创新。                        (曹健撰稿)

 

 

 

图片2:市科协普及部陈嵘部长验收“苏州市地质科普馆”

 

620131228日苏州市地质科普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20131228日,苏州地质科普馆正式落成,开始迎接苏州的地学爱好者。开馆仪式当天下午于高新区铜墩街77号“云林山房”举行,苏州市科协领导陈嵘和刘荣生、地学会谢延新理事长、“云林山房”张毅总经理以及新区二中的同学、教师及家长代表、地学会及兄弟学会代表、苏州赏石学会代表和各界朋友六十余人出席开馆仪式。苏州日报、苏州城市商报和苏州电视台一套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苏州地质科普馆是苏州市地学会承接的苏州市科协2013年度科普项目,主要功能是在民众中进行地学知识的普及。科普馆立足苏州本地、立足民众生活,通过图板、实物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苏州地质发展历史、岩石类型分布及其对当今苏州地理环境和风景名胜的影响,展示了苏州地产名石太湖石等地学元素在建造苏式园林中的作用以及岩石矿物标本、天然奇石的观赏价值,同时还展示了太湖成因、防震减灾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地学现象的成因、特点以及人们的应对方法,真正达到了“有趣、有用、有效”的科普目标。

苏州地质科普馆依托著名的“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而建,开创了专业学会与民间资源相结合、共同致力于普及地学知识和提升赏石水平的新模式。

科普馆开馆以后,将以学生兴趣小组、社团和市民家庭为主要对象,每周六下午向公众开放,其他时间需要参观的可与苏州地质科普馆联系。同时,地学会正在规划依托地学科普馆的科普讲师培训,策划以家庭为单位的苏州地学景观亲子科普游等项目,有兴趣者可与地学会联系。

苏州地质科普馆 联系电话:66611114 联系人:宋老师

苏州市地学会  联系电话:66503816 联系人:曹老师

 

 

 

 

 

 

 

 

 

 

 

 

 

 

 

 

 

 

 

 








图片3陈嵘和谢延新、张毅为地质科普馆揭牌

 

 

 图片4地质科普馆开馆仪式室内活动剪影

 

7、苏州市多家媒体报道苏州地质科普馆开馆仪式

苏州日报、苏州城市商报和苏州电视台一套对苏州市地质科普馆开馆进行了详细报道,苏州日报在20131229日的报道中以“千余块石头可学可赏”为标题,苏州城市商报以“苏州地质科普馆开馆”为标题。          (朱剑刚供稿)

 

8、苏州市科协网站报道地学会工作

苏州市科协网站于2014年年初在“学会动态“栏目中两次报道了地学会的工作,第一次标题为“苏州地学会积极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第二次标题为“苏州地质科普馆正式开馆”。两次报道稿均由地学会秘书处提供,进一步扩大了地学会的社会影响。                   (曹健撰稿)

 

本报编辑:曹健

责任编辑:谢延新、朱剑刚、李克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06 苏州市地学会网站         站长: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