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论文题目 | 评奖结果 |
1 | 王飞 | 第三中学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常见的地貌类型教学方法研究——以人教版海岸地貌为例 | 1等奖 |
2 | 蔡叶斌 | 江苏省昆山中学 | 科学家精神融入地理情境教学的探索 | 1等奖 |
3 | 郭素 | 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 |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1等奖 |
4 | 梁晶源 |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 基于SAMR模型的地理教育APP融合研究 | 1等奖 |
5 | 董正龙 | 工业园区东沙湖实验中学 |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实践-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例 | 1等奖 |
6 | 刘涛 | 吴江高级中学 | GIS软件下地理教学的可视化研究 —以“91卫图助手”为例 | 1等奖 |
7 | 杨会婷 | 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 高中地理新教材情境设置的比较研究 | 1等奖 |
8 | 单秀红 |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线上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1等奖 |
9 | 冀峰 |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 跨学科主题学习:“双减”背景下基于科研素养的初中“地理+X” 师生共研策略研究——以苏州高新区树山生态村农业为例 | 2等奖 |
10 | 何雪凤 | 相城区太平中学 |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 2等奖 |
11 | 方红 |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生区域认知培养研究——以《工业》为课例 | 2等奖 |
12 | 王菲菲 |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 | 初中地理学科德育的教学实践—以《水资源》为例 | 2等奖 |
13 | 李传柏 | 吴县中学 | 成语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 2等奖 |
14 | 胡星荣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 突破思维定势 培养创新能力——对2022年一道地理高考题的探究与思考 | 2等奖 |
15 | 仲艳 | 江苏省震泽中学 | 基于“一境到底”导向的地理教学实践 | 2等奖 |
16 | 陈智伟 |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 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的思维路径—以初中区域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为例 | 2等奖 |
17 | 韩艳 | 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 初中地理应用大概念理念引领课堂教学 | 2等奖 |
18 | 张彩云 | 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校 |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地理衔接的策略初探 | 2等奖 |
19 | 康翠玉 | 工业园区东沙湖实验中学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初探—— 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例 | 2等奖 |
20 | 徐涛 | 苏州市学府中学校 | 以作业为着力点 撬动课堂教与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探索 | 2等奖 |
21 | 王俊辰 |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以《土壤》与社稷坛为例 | 2等奖 |
22 | 张蕊 | 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部分内容变提出教学建议 | 2等奖 |
23 | 陆良中 | 昆山开发区晨曦中学 |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 | 2等奖 |
24 | 鄢银银 |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 优课教学中的地理隐性知识研究-以“水循环”为例 | 2等奖 |
25 | 杜晓彤 | 吴江高级中学 | 百度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2等奖 |
26 | 陆利江 郑亮生 | 太仓教师发展中心 太仓沙溪实验中学 | 初中地理学科思政教学实施的五大关键点 | 2等奖 |
27 | 汤忠华 |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以高中地理为例 | 3等奖 |
28 | 刘陈鑫 | 常熟市游文中学 | 陶行知教育理念视角下优化初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 3等奖 |
29 | 付伍明 | 江苏省昆山中学 | 地理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路径 | 3等奖 |
30 | 赵亚敏 | 光福中学 | 地理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3等奖 |
31 | 陈霞 | 吴中区木渎实验初中 | 微项目学习教学实践与反思 | 3等奖 |
32 | 陆文轩 | 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校 | 浅谈初中地理区域认知的教学实践与评价方法 | 3等奖 |
33 | 浦晨霞 | 工业园区东沙湖实验中学 | 巧用易加备课助手攻克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以《地球的运动》为例 | 3等奖 |
34 | 钱茜 | 苏州市立达中学 | 基于师生协同生成的“四板”绘本教学实践 | 3等奖 |
35 | 张丽珏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 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探索 | 3等奖 |
36 | 刘英 | 常熟市实验中学 | 巧用诗词渗透地理核心素养初探 | 3等奖 |
37 | 缪晓花 | 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 |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具”的实践应用与思考 | 3等奖 |
38 | 杨召 | 昆山文峰高级中学 | 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 3等奖 |
39 | 徐文芬 | 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 |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创新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 | 3等奖 |
40 | 戴玉吉 | 新区一中 | 试论大单元教学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 3等奖 |
41 | 须弘 | 苏州市平江中学 | 劳动教育视域下的地理活动探究——以研学古今水利工程所蕴含的创造力为例 | 3等奖 |
42 | 王晓青 | 昆山市实验中学 | 初中地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 3等奖 |
43 | 秦宇峰 |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北校区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试题命制探析 | 3等奖 |
44 | 王义彪 | 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 |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思考 | 3等奖 |
45 | 孙群 |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 新课标引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 3等奖 |
46 | 李春瑛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 |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 3等奖 |
47 | 汤秀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 | 以支架为理论、问题为导向的高中自然地理大单元教学探索 | 3等奖 |
48 | 朱佳敏 | 常熟市实验中学 |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3等奖 |
49 | 韩雪珍 | 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 | 指向深度学习的故事情境化教学 | 3等奖 |
50 | 苗婷婷 |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中学 |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大会交流 |
51 | 张璐 | 苏州市草桥中学 | 浅析地理教学中对海绵城市实践的融合 | 大会交流 |
52 | 朱亚勤 | 常熟市实验中学 | 学生思维发展的引领探索与思考 | 大会交流 |
53 | 崔莹 | 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 |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教学设计——善用"情境+问题"导学,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 大会交流 |
54 | 吴椒菊 | 吴中区长桥中学 | 内外兼修 成就地理教学 | 大会交流 |
55 | 贺清清 | 昆山市第二中学西校区 | 基于地理过程难点的地理示意图应用研究 | 大会交流 |
56 | 王玉 | 相城区望亭中学 | 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 大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