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会活动首页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热 门 文 章
最 新 推 荐
 
 20220820地学简报31     
20220820地学简报31
作者: 转贴自:苏州市职业大学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10-17 文章录入:教育与人文学院

地学简报


2022年第02

总第31

苏州市地学会   主办                                 2022820

-----------------------------------------------------------------------------------------

目    录


【学会消息】

1、地学会顺利完成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初评工作

2、地学会召开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

3、地学会推荐的四篇论文获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4、地学会与江苏省黄埭中学联合举办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推进会

5、地学会与江苏省黄埭中学联合举办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研讨会

6、地学会专家为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作新课程线上培训




 

地学科普

1、“小石头里有大秘密”暑期研学活动在苏州地质科普馆举行

2、苏州市地学会组织理事会员开展扬州大运河研学考察活动


党日活动

苏州市地学会、江苏省纺工院勘察支部与苏州科技大学空测教工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地学研究与科普杯先进集体简介

1江苏省黄埭中学

2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

 




 

【学会消息】

  1. 地学会顺利完成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初评工作

2022224日,地学会接苏州市科协[2022]16号文“关于组织开展2020—2021年度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后,在学会层面进行了宣传发动,并组建了由7位同志组成的专家评审组,按照市科协学会部的步骤开展了网上初评工作。本次网上申报,共收到13篇论文。512日下午地学会在苏纺院会议室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会议推荐苏州大学汪德根等的论文“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接驳-集疏运绩效空间分异及影响机理”为一等奖,苏州大学田雅丝的论文“Suburban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and landscape analysis of its construction land: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为二等奖,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张志刚的论文“基于球域膨胀的点云数据平面提取研究”和苏州科技大学吴静红的论文“Eval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potential by linking subsurface deformation to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Suzhou,China”为三等奖。(地学会曹健撰稿)


2、地学会召开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

2022612日下午,地学会召开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苏州科技大学余成和苏州大学汪德根2位新会员。会议商讨了苏州市地学会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信息登记,团体会员数量要增加,重点发展对象为有名师工作室的学校和企业单位。个人会员登记表的信息要简化。会议确定了“苏州市地学会规章制度汇编”目录,会议责成秘书处负责编写,修定制度审核分为三个层次: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会议商讨了科学家精神研讨会和年会相关事宜,研讨会时间定为710日左右,地点在江苏省黄埭高级中学。九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2年学术会议,初步确定地点为江苏省昆山中学,时间放在2022118日,会议主题“强化地理实践,提升科学素养”。拟聘请的专家汪品先院士、苏州大学汪德根教授,有关会务事宜由学会秘书处负责处理。(地学会秘书处撰稿)



3、地学会推荐的四篇论文获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根据苏府[2022]48号文“市政府关于公布2020-2021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通知”,苏州市地学会推荐的论文获二篇二等奖,二篇三等奖,有了重大突破。其中苏州大学汪德根和田雅丝的论文获二等奖,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张志刚和苏州科技大学的吴静红获三等奖。我们向以上获奖的会员作者表示祝贺。地学会秘书长撰稿)


4、地学会与江苏省黄埭中学联合举办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推进会

2022622日下午,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推进会在江苏省黄埭中学召开,会议由蒋智东副校长主持,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苏州市地学会理事长雷秋生、名誉理事长李克偕、监事长曹健参加了此次会议,秘书长花晶参加了线上会议。

苏州市地学会雷秋生理事长向李院士汇报了地学会的工作,黄埭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焦永生向李院士汇报了苏州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筹备进展情况。中科院李廷栋院士以视频的方式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苏州市地学会和黄埭中学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议决定于710日“苏州科学家日”期间,在江苏省黄埭中学举办“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研讨会”,会议具体商定了会议议程、研讨内容和参会人员等具体事宜。(曹健撰稿)



5、地学会与江苏省黄埭中学联合举办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研讨会

中科院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研讨会在江苏省黄埭中学隆重召开

在第三个“苏州科学家日”期间,“中科院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研讨会”2022711日下午2点在江苏省黄埭中学行政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由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城区人民政府指导、苏州市地学会和江苏省黄埭中学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领导有苏州市相城区副区长朱向峰,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倪志强、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邵志峰,相城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阙春燕,相城区科协副主席韩雨薇,苏州市地学会理事长雷秋生,江苏省黄埭中学校长曹卫新。参会的领导和代表共有80人,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召开,会议由地学会副理事长朱剑刚主持。

代表们首先观看了李廷栋院士的宣传片,江苏省黄埭中学曹校长致欢迎辞,李廷栋院士视频参加了会议并发表讲话,李院士在地质部工作期间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共事,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从六个方面阐述我们要大力弘扬的老一辈科学家李四光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使参会代表深受教育。

会议代表听取了江苏省黄埭中学焦永生副书记的“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工作汇报,对李廷栋院士的科学家精神进行了研讨,地学会会员代表李克偕、曹健、周建男和陈利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李廷栋院士的科学家精神,黄埭中学的学生代表张思维发言,表示将以李廷栋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作为生活和学习上的榜样,把科学家精神作为激励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动力,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苏州市地学会雷秋生理事长作了总结发言,参会领导朱向峰副区长、倪志强副主席先后讲话,对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结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倪副主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黄埭中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设,做到了见人、见物、见事、见精神。同时提出了要开发更多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展教产品,开展各类科学家精神的展教活动。扎实推进我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高质量打造院士之城。

参会代表最后实地考察了李廷栋院士地质科普工作站,并合影留念。(地学会秘书处撰稿)

1:中科院李廷栋院士科学家精神研讨会会场

2:相城区副区长朱向东讲话

3:苏州市科协副主席倪志强讲话

4:参会领导和代表考察李廷栋院士地质科普工作站


6、地学会专家为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作新课程线上培训

为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地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2022年苏州市暑期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活动”在苏州线上教育平台进行,今年培训特别邀请了苏州市地学会专家、地学会副理事长、苏州职业大学的朱剑刚老师和地学会副理事长、苏州科技大学的侯爱敏老师。两位专家的讲座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大家一致反映讲座开拓展了专业视野,及时更新了专业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嵇瑾撰稿)




地学科普

1“小石头里有大秘密”暑期研学活动在苏州地质科普馆举行

202283日上午,苏州市地学会和苏州广电FM91.1新闻广播联合主办,苏州地质科普馆承办、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小石头里有大秘密”暑期研学活动在苏州地质科普馆举行,来自全市20组家庭的小学生和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总人数约50多人。

苏州广电“亲亲故事会”的记者苏聆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苏州市地学会曹健老师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苏州的矿物、矿石、化石、陨石和主要岩石及分布,引导小学生了解苏州沧海桑田的地质历史;苏州地质科普馆馆长张毅先生从美学和文化的角度介绍了观赏石和地质科普馆观赏石的收藏情况;第二个阶段是参观地质科普馆展馆,该馆建于2013年,馆藏的灵壁石、太湖石、钟乳石等珍贵的藏品有三千多件,这些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石头大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求学兴趣,他们边参观,边提问,曹老师让小朋友观察岩石形态,触摸岩石纹理,带领大家学习辨认不同种类的岩石及它们结构的异同。第三个阶段为互动竞答阶段,活动方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丰厚的奖品,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各种地学问题,整个活动进入了高潮,最后张毅馆长还给每位家长和小朋友们赠送了风凌石。

 本次研学之旅,孩子们跟着两位主讲老师认识了苏州的主要矿物、岩石、化石和陨石,学习了解了苏州地质演化的历史,认识了苏州的昆石和太湖石,在轻松有趣的科普实践活动中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学到了地学知识和地学文化,也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探索地球奥秘、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很多家长说,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别致,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的地学研学活动。(地学会秘书处撰稿


2、苏州市地学会组织理事会员开展扬州大运河研学考察活动

202286日至7日,在苏州市地学会“学会日”活动期间,苏州市地学会理事及会员一行25人,在雷秋生理事长的带领下,前往扬州开展大运河研学考察活动。会员们沿着2020年总书记考察的路线,看长江、看运河,领略南水北调工程之雄伟,感受新时代下总书记所擘画的国家水利建设新蓝图。

6日下午考察队一行首先来到了江都水利枢纽,在水利工程管理处孙科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模型馆,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考察了1977年建成的四号大型发电泵站。江都水利枢纽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泵站枢纽。它南濒长江,北连淮河,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新通洋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既是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被誉为“江淮名珠”。江都水利枢纽主要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闸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等组成,具有调水、排涝、泄洪、通航、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性功能。工程气势磅礴,综合效应显著。

7日上午考察队一行参观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三湾,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主体由大运塔和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呈“船”型,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成、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展陈面积约1.8万平方米,内设11个专题展览,专题展览以大运河的发展变迁为时间轴,空间上涵盖大运河全流域,并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

通过本次研学考察,会员们实地了解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概况,探讨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了解了江都水利工程的综合功能和效应。了解了扬州作为“运河之都”的重要性。整个活动丰富多彩,既探讨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开展了党的主题教育活动,又提供了会员交流的平台。参与考察的会员非常满意,他们都期待着下一次的会员活动。(苏州市地学会秘书处撰稿)



党日活动

苏州市地学会、江苏省纺工院勘察支部与苏州科技大学空测教工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为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苏州市地学会党的工作小组、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勘察分公司支部委员会与苏州科技大学地测学院空测教工支部于2022819日上午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近50人参加了此次学习活动。

研讨会由苏州科技大学系主任连达军老师主持,苏州市地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勘察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雷秋生作了主旨发言,他从企业发展、学会建设及人民代表为人民服务等方面,结合苏州经济建设、疫情防控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随后地学会曹健监事长、苏州科技大学空测教工支部严勇书记和地学会李克偕名誉理事长相继作了发言,分别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整个党日活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交流学习,大家深深感到,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苏州市地学会秘书处撰稿)


1:党日主题活动研讨会线下会场

2:苏州科技大学连达军系主任主持会议

3:苏州市地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纺工院勘察支部书记雷秋生作主旨发言

4:苏州市地学会监事长曹健发言

5:苏州科技大学空测教工支部书记严勇发言

 


地学研究与科普杯先进集体简介


1江苏省黄埭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5年经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发文通知,“李廷栋院士苏州地质科普工作站”在江苏省黄埭中学正式立项建设。“李廷栋院士苏州地质科普工作站"由李廷栋院士专家团队及苏州市科协、苏州市地学会提供学术顾问指导。工作站将充分借助团队的科普资源优势,以“传播科学知识、实践科学技能、培养科学兴趣”为宗旨,成为中小学生的课外地质科学实践基地、地质科学的科普宣传中心;工作站将以江苏省黄埭中学为中心,向相城区和全大市辐射,向社会探石爱好者开放, 广泛开展一系列青少年地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地质科学 的情怀,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江苏省黄埭中学借助院士科普工作站,成立“省埭中地质科学探究社"组织“院士沙龙"、“院士、专家报告"“百人野外考察”、“大手拉小手”、“社会地质爱好者沙龙”、“小记者进工作站”、“校际地理科普联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地质科学探究社获评苏州市首届中学生十佳社团,野外考察,大大提升了师生的地理实践力,校际联盟,既增进了学校间的友谊,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还有其他活动,都受到好评。科普工作站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地理科普 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被中国地理学会评为“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黄埭中学撰稿)



2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

汪集暘院士地热科普工作站于20181025日正式成立,至今一直围绕建站宗旨和建设目标在不断发展、建设。

 ①汪集暘院土地热科普工作站是张家港市首家院士科普工作站,我们利用汪院士的科研成果、汪院士的求学经历,结合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建立-一个学生与院士沟通信息的平台。创造性开发了“心系国计民生的’热一代' -记中科院汪集暘院士绘本,用绘图来解决了枯燥无味的单纯文字图片解释。

 ②在已建成的一期工程——院士科普工作站的展示馆、地热科普主题展馆和科普社团活动室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以提升暨阳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并将影响力不断向外辐射。一是定期举行地热科普讲座,上半年春季学期1-2;第一期为422日,结合地球日开展,第二期为65日,结合世界环境日开展。下半年秋季学期2-3次,第一期为9月的第三周,结合科普宣传周开展,第二期为11月,集合地学会活动进行。二是结合学校在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和暨阳品牌系列的学校联合进行研学活动,邀请他们来校进行访学活动。三是定期举行地热科普讲座,每学期1-2;定期对校外学生、地理爱好者开放地热科普站,由志愿者讲解相关地理知识,针对初中生可进行科学知识互动问答活动,若是小学生可进行入门级知识科普。

 ③校内地理老师积极开发编写相关的地热科普校本教材、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同时培养一批科普宣传志愿者,主要的活动内容为科普宣讲。

 ④定期带领地理社团的学生赴张家港市凤凰温泉旅游度假中心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研学活动,每学期1-2次,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通过汪院士地热科普工作站建设,学校聚合了多种社会资源,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资源保证,为建设高品位高中打下基础。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提升本地区科普的水平。(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撰稿)



 责任编辑:雷秋生、花晶朱剑刚、李克偕本期编辑:曹健

11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06 苏州市地学会网站         站长:ADMIN